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

和闐玉的開採

  一、古代的採玉方法
  居住在昆侖山山前的原始氏族先民們在勞動中發現了和闐玉,不斷採集,並通過“玉石之路”輸入中原,從而使和闐玉登上了華夏民族文化藝術之堂,譜寫出壯 麗的只詩。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歲月中,不斷總結積累採玉經驗,使採玉方法不斷完善。使塊塊美玉都凝結著各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。
  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,採玉的方法由簡單到復雜,由易到難,由一種方法發展到多種方法。最初人們在河邊拾起美麗的和闐玉,以後又到河流中撈取卵圓形的子 玉,再後來從河谷的階地砂礫中挖出那些早期河流衝積物中的美玉;再沿河追溯繼而發現了生長在岩石裹的原生玉礦。


  1、揀玉和撈玉
  揀玉和撈玉是古代採玉的主要方法。就是在河流的河灘和淺水河道中揀玉石、撈玉石。採玉是有季節的,主要是秋季和春季。夏季冰雪融化河水瀑漲,流水洶湧 澎湃。山上的原生玉礦經風化剝蝕後的玉石碎塊由洪水帶入河流中,再由河水攜帶奔流而下,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帶因流速驟減,玉石就堆積在河灘和河床中。秋季氣 溫下降,河水漸落,玉石顯露,人們易于發現,所以秋季為人們揀玉和平共處撈玉的主要季節。冬季河水凍冰,玉石不易發現。春季冰雪融化,玉石復露出,又成為 揀玉和撈玉的好季節。
  古代採玉有官採和民採。
  官採:即在官員監督下,由採玉工人撈玉,所得之玉全部歸官。
  民採:直到嘉慶四年(1799)才開玉禁,規定在官家採玉之後或官家採玉範圍之外進行,人們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揀玉或撈玉。


  2、挖玉
  挖玉是指離開河床在河谷階地、幹灘、古河道和山前衝積、洪積扇上的礫石層中挖尋和闐 玉礫。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帶來的。已著名的挖玉地點是玉龍喀什河東岸,洛浦縣吉牙鄉的古馬特。

  3、攻玉
  古代攻玉有兩種含義,一是指加工琢磨玉。一是指開採玉。一般主要是指開採山玉,即開採原生玉礦。採山玉比採子玉難,玉石在昆侖雪山之顛,交通險阻,高寒缺氧。

  二、現代採玉方法
  現代的採玉方法比古代前進了許多。在“採玉方面已不象古代那樣富于迷信色彩,而具有科黨性一。“挖玉”這一開採和闐砂礦的手段已經停止,只在採掏砂金 的同時,從挖出的礫石中、順帶選出玉塊,產量微乎其微。山玉的開採雙古代點多且規模大。


  1、拾子玉
  拾子玉就是在河道中拾取流水攜帶和衝刷暴露出來的子玉。在昆侖山北麓,凡上遊有玉礦,中下遊就可找到子玉。拾玉是分散而自由進行的,拾玉即有專門從事 者,也有隨機者。專業拾玉者多是中、老年人。專業拾玉人有很豐富的經驗,很注意選擇拾玉的地點和行進的方向。他們找玉的一點往往在河曲內側的石灘,河道由 窄變寬的緩流處和河心砂石灘上方的外緣。這些都是水流由急變緩處,有利玉石的停積。拾玉進行的方向最好是自上遊向下遊行進,以使目光與卵石傾斜面垂直,易 于發現。但要隨太陽方位而變換方向,一般要背向太陽。自上流而下最佳的拾玉時間是上午。但在河流流向變化的地方或陰天則又當別論,可靈活掌握。河流中下遊 的子玉塊度都不大,多在0.2~1.5公斤之間,其中小于0.5公斤者約佔30%,僅有少數可達3~5公斤。小塊亦可隨施藝。
  和闐的兩條大河歷來是拾玉子的主要河流,是世界上有名的玉河。喀拉喀什河古稱烏玉河,河邊的縣城墨玉即以此而得名。玉龍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。

  2、開採山玉
  現代採玉與古代採玉一個顯著不同,就是開採原生玉礦佔主要地位。新中國成立以來,各地建成多處玉礦山,用較先進的方法採玉,使得採玉規模擴大。規模較 大者為于田縣阿拉瑪斯玉礦和且末縣玉礦,其他地方如塔什庫爾幹縣、葉城縣、皮山縣、和田縣、策勒縣等都曾短期開採玉礦。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Hello. This post is likeable, and your blog is very interesting, congratulations :-). I will add in my blogroll =). If possible gives a last there on my blog, it is about the Computador, I hope you enjoy. The address is http://computador-brasil.blogspot.com. A hug.